虽然“快速制造”和“快速成型”这两个术语经常互换使用,但它们代表了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和目标。它们并不相同;相反,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面,各自具有独特的目的和一套独特的成本驱动因素。
核心区别在于目标:快速成型涉及验证和迭代,而快速制造涉及生产和规模。
快速原型设计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。其主要功能是快速创建物理模型,用于测试设计、评估功能或演示概念。目标是尽可能高效地学习和修改。它是工程师和设计师在最终设计确定之前进行决策、解决问题并获得批准的工具。从本质上讲,它是一种小批量生产工艺,通常只生产一个或少量零件。
相比之下,快速制造是一种生产过程。它使用了许多与快速成型相同的核心技术(例如 3D 打印和 CNC 加工),但其目的是生产中小批量的成品和最终用途部件。其目标不是学习和迭代,而是为市场生产最终产品。这可以是试生产、限量版产品,也可以是传统模具成本过高的复杂部件。
以下是它们主要区别的全面分析:
1. 宗旨和理念
理念上的分歧是最重要的区别。快速原型设计是为了测试一个想法而制造一个零件,而快速制造是为了销售一个产品而制造一个零件。从事快速原型开发的公司正处于研发阶段,探索哪些方法可行,哪些方法行不通。他们乐于接受失败,并将失败的原型视为成功,因为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,可以避免在生产中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。
另一方面,快速制造注重执行。它适用于设计最终确定后,公司需要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来生产数量有限、高质量、可上市的零部件的情况。其重点从探索转向效率、可重复性和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。
2. 产量和经济效益
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产量。快速成型技术主要用于单个部件或小批量生产,因为单位成本较高,这主要源于机器设置和人工成本。单个部件的价格并非主要考虑因素,关键在于快速成型的速度。这就是为什么单次3D打印快速成型可能要花费数百美元的原因。
对于快速制造而言,产量更高,经济效益也随之提升。虽然初始设置成本(例如快速注塑成型的模具或为大批量零件编程的数控机床)可能很高,但单位成本却大幅下降。这使得批量生产50、500甚至5,000个零件在经济上可行。例如,快速注塑成型工艺的单个零件成本可能仅为几美元,而快速原型制造的成本则高达数十甚至数百美元。
3. 技术的作用
许多相同的机器可用于这两种工艺,但应用领域不同。例如,数控机床可用于制造单个高精度原型(快速加工),也可以作为快速制造的组成部分,用于生产大批量相同的零件以供最终组装。同样,高端金属3D打印机可以为航空航天公司制造单个复杂的金属快速原型零件,也可以用于快速增材制造,为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一系列轻质晶格结构零件。关键在于如何部署该技术以及部署规模如何。
4. 质量和一致性
这两种工艺都追求高质量,但定义不同。在快速成型中,质量通常以零件与CAD模型的匹配程度以及其特定测试目的的适用性来衡量。零件之间的一致性则不那么重要,因为每个零件通常都是独一无二的迭代。而快速制造则建立在一致性原则之上。整个工艺经过优化,以确保零件1与零件500在尺寸、材料特性和表面处理方面几乎完全相同。这对于需要组装或满足严格性能标准的产品至关重要。
5. 桥接技术
新技术的出现,快速成型和快速制造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。例如,快速注塑成型就是典型的衔接技术。与传统的注塑成型相比,它是一种快速的工艺,但其核心是一种制造工艺。对于单个部件来说,它速度太慢且成本太高,但对于需要生产级材料和质量的小批量生产来说,它却是一个完美的选择。惠普的Multi Jet Fusion等技术也使3D快速成型更像是一种制造方法,能够以传统方法的一小部分成本快速生产复杂、坚固的部件。
一家专注于快速精密制造的公司将在这两个领域拥有专业知识,能够指导客户从最初的原型设计到全面投产的全过程。他们的服务可能包括:
初始概念原型:使用 SLA 或 FDM 等快速且经济实惠的方法。
功能验证:使用快速加工服务或 SLS 来制造更坚固的零件。
小批量生产:采用快速注塑成型或先进的快速增材制造技术生产最终产品。
最终,快速原型设计和快速制造之间的选择取决于项目所处的阶段。如果您仍在探索创意并完善设计,则处于原型设计阶段。如果您的设计已确定,需要生产可立即投入市场的产品,则处于制造阶段。理解这一区别对于做出正确决策和有效管理预算至关重要。